*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网上配资官网
专家教你科学应对咳嗽变异性哮喘。
儿童咳嗽是家长日常育儿中最常遇到的难题,尤其是碰到“咳嗽老不好”的情况时,家长常常焦虑不已:这到底是感冒后遗症,还是支气管炎作祟?其实,还有一种可能被忽视的病因——咳嗽变异性哮喘(CVA)。CV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,因其临床表现不同于典型哮喘,临床上常常难以明确诊断。为此,北京康盟慈善基金会发起“畅享呼吸”科普项目,面向医生征集优质科普视频,用直观生动的形式普及呼吸健康知识,打破认知壁垒,助力“早诊早治”。
其中,来自赣州市人民医院儿科董显燕教授的科普视频《孩子咳嗽老不好?》脱颖而出,以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通俗易懂的表达,为家长揭示了CVA的科学识别与防治策略,获得广泛关注与好评。
CVA是什么?如何识别?
哮喘是以慢性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异质性疾病,以反复发作的喘息、咳嗽、气促、胸闷为主要临床表现[1]。CVA是一种常见的不典型哮喘,具有以下五个特征:
无典型哮喘症状:以慢性咳嗽为唯一或主要临床表现,无明显喘息、气促等典型哮喘症状,但存在气道高反应性[2];
咳嗽持续时间长:普通感冒引发的急性咳嗽多在1-2周内缓解,若出现持续超过8周以上的慢性刺激性干咳,需警惕CVA[3,4];
咳嗽时间有规律:咳嗽常在夜间、凌晨或清晨加重[1,3];
易受刺激:容易在接触冷空气、灰尘、油烟等后诱发或加重[1,3];
抗感染治疗无效:使用较长时间抗菌药物治疗无效,抗哮喘药物治疗有效[1]。
如何科学应对CVA?
CVA的治疗原则与典型哮喘相同[2],治疗的主要目标包括控制咳嗽症状、减轻气道炎症和降低气道高反应性,治疗方法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。
▌药物治疗
CVA常用药物主要包括三种:
1、糖皮质激素(CS)
CS是最有效的控制哮喘气道炎症的药物,慢性持续期哮喘主要通过吸入和口服途径给药,吸入为首选途径[2]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(ICS)局部抗炎作用强,药物直接作用于气道,所需剂量较小,全身性不良反应较少,可有效控制气道炎症、降低气道高反应性、减轻哮喘症状[2],从而减少咳嗽发作的频率和强度。
图1:ICS直接作用于靶器官
而口服CS副作用相对较多,如可能会引起血糖升高、骨质疏松、消化道溃疡等[2],因此,在病情得到控制后应尽快减量至停用,并密切监测不良反应。
2、支气管舒张剂
支气管舒张剂分为短效和长效两类,主要作用是舒张气道平滑肌,快速缓解咳嗽症状[2]。
短效β2受体激动剂(如沙丁胺醇、特布他林):适用于CVA急性发作时,雾化吸入后数分钟内起效[2];
长效β2受体激动剂(如沙美特罗):通常与ICS联用,用于长期控制症状[2]。
3、白三烯受体调节剂
白三烯受体调节剂可以抑制气道炎症反应,尤其对于同时患有过敏性鼻炎CVA患者效果较好[2],且耐受性良好,部分患儿可能会出现头痛、腹痛等不良反应。
▌非药物治疗
非药物治疗方式也至关重要,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。
1、规避过敏原
首先,通过过敏原的检测来了解患儿的过敏原情况。常见的过敏原包括花粉、尘螨、动物毛发、皮屑、霉菌等。例如,患儿对尘螨过敏,就要经常清洁卧室,使用防螨床上用品,定期更换床单被套,尽量减少室内湿度,减少尘螨滋生;如患儿对花粉过敏,在花粉传播的季节,则应尽量减少外出,尤其是在早晨和傍晚花粉浓度较高的时候,如果必须外出,最好戴上口罩。
图2:常见过敏原
2、调整生活方式
饮食方面,少吃辛辣、油腻等可能刺激呼吸道、加重咳嗽症状的刺激性食物,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、维生素D的食物,如新鲜蔬菜、水果,有助于增强免疫力,减轻炎症。同时,要鼓励孩子适当运动,增强体质,但要避免剧烈运动而诱发咳嗽。建议患儿选择室内有氧运动(如瑜伽、跳绳等)。运动前要做好热身准备,并且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。
图3:调整生活方式
3、呼吸训练
每天练习缩唇呼吸(用鼻子吸气,嘴唇缩成口哨状缓慢呼气,吸气:呼气=1:2)和腹式呼吸(双手放在腹部,吸气时腹部鼓起,呼气时腹部收缩),从而增强呼吸肌功能、改善呼吸模式、减轻咳嗽症状。
图4:呼吸训练
专家寄语
“儿童慢性咳嗽背后可能隐藏着不容忽视的病因,作为医生,我们不仅要治‘咳’,更要寻‘因’。希望通过科普,帮助广大家长识别CVA等隐匿性疾病。也呼吁更多同行加入‘畅享呼吸’项目,用我们的临床经验,把复杂的医学知识讲给家长听;用我们的专业优势,帮家长走出育儿焦虑。让我们一起,用科普守护孩子的呼吸健康,让每个孩子都能远离慢性咳嗽的困扰!”
畅享呼吸:致力传播优质科普知识
董显燕教授将复杂的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,为家长们鉴别并应对CVA提供了清晰明了的指导。与此同时,在“畅享呼吸”项目中,还有众多呼吸科、儿科等领域专家带来的精彩科普视频。只需扫描下方二维码,就能进入项目专区,轻松观看这些科普视频。
参考文献:
[1]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,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,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.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(2025)[J]. 中华儿科杂志, 2025, 63(4): 324-337.
[2]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.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(2024年版)[J].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, 2025, 48(3): 208-248.
[3]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. 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(2021)[J].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, 2022, 45(1): 13-46.
[4]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临床药理学组, 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,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, 等. 中国儿童咳嗽诊断与治疗临床实践指南(2023基层版)[J]. 中华儿科杂志, 2024, 62(4): 292-302.
医学界儿科领域交流群正式开放!
加入我们吧!
*“医学界”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、可靠,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;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。
富深所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